《酒雄見聞錄》#13 一生一次的伊勢,給未來的答案


酒雄見聞錄 #13 一生一次的伊勢,給未來的答案

從太陽之地,理解延續的意義。

一生に一度は伊勢参り

江戶時代的日本人沒有旅行自由。
唯一能離開家鄉的機會之一,就是「我要去參拜伊勢神宮」。
那不只是旅行,而是一場朝聖。
所以人們說:一生に一度は伊勢参り。
一輩子至少要來一次。

相傳在江戶時代的某些「御蔭年(おかげ年)」期間,
全國掀起伊勢參拜熱潮,
一度有超過四百萬人前往伊勢——
那幾乎相當於當時日本人口的五分之一。
許多人徒步數百公里,只為親眼見到「太陽之神」的神域。
對那個年代的人來說,這趟旅程就是人生的高光時刻。

這次,我們本事選酒的成員,也終於走上這條路。
雖然時間有限,只拜訪了象徵太陽與光的內宮
但那正好也呼應我們的心意——
希望讓自己的內在更強壯、更清明。

天照大神所守護的,不只是日本的中心,
也象徵著「誠意」「光」與「連結」。
我們祈願台灣與日本的交流,
能在這份光的指引下,更自然、更輕鬆地實現。

也許,人生每一次重新出發,
都像是在進行屬於自己的伊勢參拜吧。


おかげ横丁的小雨與笑意

既然都來到內宮,我們也順道走進了外頭的 おかげ横丁
那是一條熱鬧又充滿人情味的商店街,
象徵著伊勢的在地生活風景,也是旅人最難抗拒的一站。

許多人來神社參拜,未必真的帶著信仰或願望。
但只要走進門前町,那些香氣與笑聲,就會讓人自然融入這片土地。
這裡有在地的土產、傳統甜點、老字號餐廳與職人小店,
熱鬧得讓人想多留一會兒——
可惜時間不夠,我們只能選一個象徵性的目的地:赤福本店

我們沒吃,只在門口拍了張照。
但那一刻,卻像完成了一場「甜點朝聖」。
赤福幾乎是伊勢的代名詞,
從關西到中部,幾乎人人都知道它的名字。
只要拿它送給日本朋友,對方都會露出笑容。
這種「代表地方的味道」,正是旅行最可貴的部分。

那天下著小雨,路面反著光,
我們撐著傘慢慢走在石板路上,
心情卻比晴天還愉快。


式年遷宮:更新,是一種守護

伊勢神宮有個千年不變的傳統——
每二十年,就要進行一次式年遷宮
自西元690年起,從未間斷。

為什麼要二十年重建一次呢?
那不只是「保護傳統」,而是一種「溫故知新」的實踐。

神社會在原址旁的空地重建新殿,
舊殿則於儀式後拆除。
建築、格局、擺設完全依古制再現,
使得傳統技術與精神在重複中延續。
但因為是「新建」,它同時也迎向了新的時代。

過去的智慧延續到未來;
更新,不是背叛,而是延命。

我們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也該問問自己——
有哪些值得保留?有哪些該迎接新的?
就像現在,我們正進入AI的時代。
如果拒絕,它就成了恐懼的象徵;
但若以好奇與敬意迎接,它也可能是新的「遷宮」。

傳統不會自己延續,是人讓它延續。
時代也不會自己更新,是我們讓它發光。

你說對嗎?


感謝你看到這裡。
願這些文字,在你某個不經意的時刻,也能成為一點微光。

—— 酒雄
日本深度微旅策展人・清酒推廣者・本事選酒策略長・旅遊作家

各種網站及 SNS 連結:
👉 linktr.ee/sakehero

📭 電子報說明與退訂

本信件為《酒雄見聞錄》電子報寄送。
若你希望停止接收,請點下方解除訂閱的連結。
若這封信是由朋友轉寄給你,
也可以在這訂閱,目前免費:) 👉 立即訂閱《酒雄見聞錄》

113 Cherry St #92768, Seattle, WA 98104-2205
Unsubscribe ·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