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雄見聞錄 #12 成為自己的永動機
理解世界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也許是理解——
自己的動力,從哪裡來。
一、時間雖公平,精力卻有限
這世界其實很公平。
每個人一天的時間,都是二十四小時。
但能努力的時間有限,
因為除了時間,我們還得分配精力與精神力。
所以,比起「時間管理」,
更該被設計的,是「動力管理」。
二、找到屬於自己的燃料
有些人是為了自己而努力,
有些人是為了別人而努力。
只要弄清楚你是哪一種,
就能抓到推動自己的鑰匙。
如果你是「為了自己」的人,
就設下許多能讓你成長、想挑戰的目標。
如果你是「為了別人」的人,
就設計能讓他人快樂或被幫助的行動。
三、讓動力循環起來
知道自己是為了什麼而努力,只是起點。
更重要的是——在那之後,如何設計行動的方向。
如果你是那種「為了自己」而努力的人,
那就讓你想做的事,盡量與他人產生關聯。
當目標能讓別人也受益時,
就會自然創造出更多商業機會與認同感。
那種來自外界的回饋,
會成為推動你持續前進的燃料。
反過來說,
如果你是「為了別人」而努力的人,
也別忽略回報的重要。
長期無回報的付出,只會慢慢耗盡。
若能在幫助別人的同時,
也讓自己獲得成就或經濟上的收穫,
那股動力就能走得更遠。
最成熟的狀態,
是讓自己以為只是在做想做的事,
卻同時能實現現實世界的價值。
精神與物質、理想與現實相互推動——
這,才是真正的「永動機」。
四、修行者的目標
我們小時候看《三劍客》,
裡面那句「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台詞,
至今仍是我覺得最厲害的標語之一。
看似簡單,卻是一個無盡的追求。
這樣的「無限遠」目標,
正是能讓人持續前進的動力來源。
當我們把「為自己」或「為他人」的目標設定出來,
並將它連結到一個更高遠、
甚至永遠無法完全實現的境界,
那就像進入一場沒有終點的修行。
而當「無法到達終點」這件事,
反而成為你的魅力所在,
你就能一直走下去。
五、吸引正向循環的能量
資源不平等是現實,
這個世界本來就不會完全公平。
但每個人能努力的方向有限,
緣分也有限。
當你以修行者的心態走在自己的路上,
你會更容易遇到理解你、欣賞你的人。
有人願意投資你、幫助你、給你鼓勵,
那並非偶然,而是你的狀態吸引了他們。
這樣的正向循環,
會讓事情實現的機率更高。
我們所謂的「動力設計」,
其實就是學習讓能量回流的藝術。
感謝你看到這裡。
願這些文字,在你某個不經意的時刻,也能成為一點微光。
—— 酒雄
日本深度微旅策展人・清酒推廣者・本事選酒策略長・旅遊作家
各種網站及 SNS 連結:
👉 linktr.ee/sakehero
📭 電子報說明與退訂
本信件為《酒雄見聞錄》電子報寄送。
若你希望停止接收,請點下方解除訂閱的連結。
若這封信是由朋友轉寄給你,
也可以在這訂閱,目前免費:) 👉 立即訂閱《酒雄見聞錄》